
童年的垂钓趣事儿,还有几人记得?
小时候住在地安门,童年的夏天基本在什刹海钓鱼度过。约好同学,也没有鱼竿,用鱼线绑在竹棍上有鱼钩就行。带个罐头瓶用绳栓好提着。家里绝对原生态的鱼缸,缸底铺着沙石,养着水草。河蚌、小虾、趴虎、白条、小鳝鱼…每天都有更新。花盆里的花因为挖蚯蚓死了好几盆没少被大人说。转眼四十多年了[流泪]
小时候看到钓鱼很是稀奇,有一天心血来潮我就看到扫地大爷的竹扫帚了,然后趁大爷下午没看到的功夫拆开了大爷的竹扫帚,然后就在里面挑选出来一根细细长长的竹条,这就是我的第一个鱼竿诞生了,然后我在我妈的缝纫盒里找到了一根针和一段棉线。
在找到了一节蜡头,然后烧红了针尾弯就成了我的第一个鱼钩,再跑去用铁锹挖蚯蚓,我的第一次钓鱼的经历就开始了,到河边用线绑鱼竿上然后线再绑鱼钩穿上蚯蚓就这样开始钓鱼,那时候也不知道有鱼漂的说法,就是感觉到有鱼咬钩了就向上提鱼竿就有鱼了,这几年玩路亚才想到我那个时候玩的也是路亚,我是路亚的前辈。
后来才看到人家都有个鱼漂,那个时候都是用气门芯穿上鱼线固定的,然后我就回家去捡鸡毛再捡牙膏皮,这时我就发现鱼线人家用的不是棉线了,我就去找到纱窗上的塑料线,用手接了几节够长了,气门芯是去别人家自行车上拔的,没敢拔我爸的气门芯怕他打我。
第二次去钓鱼我就有了全套的装备了,鱼钩、鱼线、鱼竿、挖的蚯蚓,就这样开始了我的荒废人生的钓鱼生涯直到现在。
我们村头有一条河一座小桥,小时候,涨水时喜欢站在小桥上看鱼,鱼很多,小白条浮在水面,吐口水就抢着吃,有时拿一块馒头捏碎撒进去就会有一群白条过来抢,很好玩,有一次看见有一个人在钓鱼,那时自己也不懂,又不知道在哪买鱼钩,就跑回家将妈妈的缝衣针用钳子弄弯,搞了好长时间才搞好,还不像样,找了一根缝衣的线一根小木棍,拿了一块馒头,又回到小桥上将馒头挂在勾上开始钓鱼,扔进去小白条就抢,瞬间就抢完了,就是钓不到,可能还是鱼钩做的不过关吧,因为鱼多,偶尔能将鱼挂出来,很开心的。小时候的记忆鱼真的很多,河水退下去以后村里很多人就会你拦一段我拦一段,用桶或盆全家出动舀水,那场面非常壮观,等到将水舀到很浅时,鱼就开始在里面翻腾,看大家的兴奋劲吧!也不知道累了,继续舀水,直到把水舀干,开始摸鱼,忙的不亦乐乎,最好能抓一桶鱼,一天下来弄得浑身都是泥,真的很开心。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这句诗词形象的反应了儿时学习垂钓的情景,有些人喜欢钓鱼是半路出家,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爱上了,从此无法自拔,有些人是小时候没有太多的***项目打发时间,于是钓鱼成了儿时的乐趣之一。我出生在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那里风景优美,水***丰富,自然少不了钓鱼的地方,现在想想童年时代跟水跟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说我小时候钓鱼的那些趣事。
跟父亲初学钓鱼
老家后面是一条长长的河,名字叫东荆河,是长江的支流,汇入汉江,最终绕了一圈又流入到长江。整个村子被这条河环抱其中,每年六七月河水猛涨,一直漫到屋后,河里鱼种特别多,农忙过后,父亲会砍几根竹子做成鱼竿,其他工具也是就地取材,简简单单。那时候父亲就是榜样,父亲干什么都喜欢跟着,钓鱼自然也少不了我,尽管我什么也不会,但是我可以帮忙拿工具,提着小桶在后面跟着,坐在父亲身旁的小凳子上,学着他的样子提竿抛竿,夕阳下,一老一小,时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就像一幅风景画,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
从小就特别喜欢水,和水有着不解之缘。据说2岁时候还不懂事一个人不知道怎么走到水边,掉进家门口的池塘里,家里人找不到我都快急疯了,后来在池塘里发现了我,被一团塑料薄膜包裹着,才没有沉入水中......后来,长大一些了,喜欢在水边发呆,看水面上爬行的小动物,寻找水边栖息的鱼虾,这些事对那时的我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有一次在池塘边钓鱼,一条小蛇游了过来,停在我面前的草丛上,贪玩的我用鱼线慢慢一圈圈绕在它身上,最后将它提了起来,真是兴奋不已,为了向小伙伴们炫耀,还将它拖着回了家,后来大人告诉我,这是一条小赤链蛇,有毒,那时候无知无畏,丝毫不知道害怕,还觉得自己很厉害。
放学后的愿者上钩
后来,随着学习任务慢慢加重,钓鱼的时间就渐渐少了,但还是会挤时间钓鱼。放学后,扔下书包,趁父母不注意赶紧跑到家门口的池塘边,搬开墙角的砖头就能找到蚯蚓,挂上后扔进水中,再回去写作业,写着写着突然想起鱼竿还在水里放着呢,赶紧冲过去提起一看,上面居然有一条可怜的小鱼,一阵惊喜,取下后又扔入水中,接着回去写作业,就这样跑着跑着在钓鱼的陪伴中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结束语
钓鱼对于我不仅仅是一项兴趣爱好,更像是对儿时无忧无虑生活的追忆和向往,没想过鱼获多少,只享受一杆一线***水边的那种感觉。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大家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渐渐迷失在生活的迷雾中,如果你不知道生活的方向,那跟我一起来钓鱼吧!
光阴如箭,岁月如梭。
回想三十年前家住农村的我,门前一条很大很长的河,一到钓鱼季节也会有很多的人到河边钓鱼,不过那时侯钓鱼和现在概念有些不同,那时侯都是想改善一下伙食,而现在都是***和健身的标准。
那时侯钓鱼我们的线钩漂和杆都是自产的,钩是绣花针用火烧红弯成钩形用水浇使其产生钢性不易拉直。线就没几号几号那要求了,找到一根能钓鱼的线就不错了,漂的材料很简单,能找到鹅毛很不错了,找不到就用烂拖鞋的那种底,切成长条小块绑上就算漂,杆就更容易了,我家后山的小竹子很多,想漂亮就用火烧一下有弯的地方拉直后淋点水,漂亮的鱼杆就做成了。
那时侯的鱼不知道是太笨还是太饿,很容易上钩。现在还商品饵拉搓搞尽就是不上钩,时代进步可能鱼儿也真变聪明了吧。
三十几年前,能钓几条鲫鱼回家,别说那就是美餐一顿,如果是钓到大鱼回家加上父母的一顿夸奖那滋味有很多人也应该领教过吧!别提心里那多么的美滋滋了。
怎样装黃鱔饵料?
我是个乡下的人,自小就喜欢抓鱼摸虾的啊!所以有了自己对这方面的经验,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有用的啊!选择新鲜的蚯蚓,不要死的那种哦,然后再放进饵料瓶里,用剪刀剪断就可以了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啊!
视频加载中...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怎样装黄鳝饵料?那就要看你用的什么地笼,笼子不[_a***_]装的方法也不一样。
我也是喜欢下地笼捕黄鳝,我用的地笼就是用饮料瓶自己做的,还有就是买的那种网子地笼和7字形的地笼,这些我都下过。饮料瓶做的那种我是在瓶盖上打两个洞,穿根铁丝,把蚯蚓穿上就行。网子地笼很多人都是用饵料球,直接把蚯蚓或者别的饵料放进饵料球就行了。7字型的地笼你可以用饵料球,或者用铁丝穿条蚯蚓放进去都可以。具体的可以观看下面的***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一、饲料原料的选择:选用原料要本着质优价廉、***稳定、运输方便的原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原料的种类越多越好。
二、合理设计饲料配方:饲料配方的设计要考虑饲料营养与容重的关系,既要保证黄鳝能够摄入充足的营养,又要让它们吃饱。黄鳝日粮中,动物性饲料一般占50%-70%,菜籽饼粕等原料最好用春新菌液发酵3天
钓鱼的,有人说钓鱼跟上网一样容易上瘾!你赞同吗?
钓友你好,感谢邀请交流这个问题!钓鱼有瘾这一说,就我自己来说我是比较赞同的,因为我觉得我自己就有瘾。
因为现在自己已经成家立业,所以钓鱼也就成了闲暇之余的***。所以只要周末一休息,我都想去钓鱼,不论是天晴还是下雨、刮风还是下雪、冷天还是晴天,反正就觉得没有什么事情能阻挡我们钓鱼的步伐。
但是如果因为有事情去不了,自己都会觉得很失落,特别是本来已经***好要去,但是突然又有事去不了,那更是让人难受,感觉一天都会憋着一股火,做什么事情都不上心。
***如有休息的时间,有人问我想干什么,我第一个反应就是钓鱼,没有其它的想***在这个之前。即使是去了一天到晚没有鱼咬钩,我照样觉得有意思。并且现在就钓鱼这事,经常还会跟媳妇闹矛盾,因为自己有空就往河边跑不顾家,这也是我现在的一个困扰。
总的来说,现在自己还是特别喜欢钓鱼,但也没以前那么不顾一切了,因为自己有孩子、有家。
晒哈鱼获
我本人不钓鱼,对钓鱼也不太了解,整体来说,对钓鱼也不是很感兴趣。
但我家里有两个喜欢钓鱼的,我哥和我弟,喜欢到什么程度,首先先从他们的装备开始讲起,从鱼饵到钓鱼的工具,一应俱全,可以不买衣服鞋子,但是看到喜欢的钓鱼工具就会心心念念要买到手。
我哥在家上班,疫情那段期间,隔三差五就会去钓鱼,一出去就是一整天,要知道钓鱼的水库通常很偏僻,我去过一次,那里几乎没有网络,我是一下子都待不住,但他和我弟弟一待就可以待一天,钓到鱼的数量时多时少,但他们从没因为钓到的鱼少而失去钓鱼的兴致,似乎有点钓翁之意不在鱼。
每次去钓鱼我弟弟都会跟我弟媳商量,只要给他去钓鱼,晚上小孩子就他来带,你要知道晚上起来抱两三个月大的孩子有多麻烦就知道钓鱼对他的吸引力有多大了。平时手机不离身,钓鱼的时候竟然能够容忍没有网络,这绝对是真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