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农村野外小溪里很多的小鱼:溪石斑,现在一斤好几百,为啥这么贵呢?
过去小时候我们吃过的很多鱼类都是野生的。可是现在在餐桌上却很难发现他们的影子。
我小时候生活在湖北鄂西,神农架,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个名字,我的家乡距此四五十公里的神农溪,又名沿渡河。前两年有一部非常有名的电影《漂洋过海来爱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影过,就是在这里取景的,故事也是发生在这里。
小时候的故乡是那么的山清水秀,以至于我现在时常怀念过去小时候的那段过往。美好的童年时时印在我的脑海之中。夏季每逢下雨的时候,这里的河水开始猛涨,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水也变得浑浊不堪。这时候的大人们带着小孩。拿着家里的筛子到小溪边静水处去捞鱼。根据河水的浑浊程度我们就可以判断一次性可以捞多少鱼。几筛子下去准能捞上来满满的一桶鱼。大概二三十斤的那种洋皮铁桶!父辈们也不允许我们在河边逗留,早早的回到家里,将刀上来的鱼打理干净以后,煮在锅里,加上茴香等调料。那味道可真是前所未有!我记得那时候的鱼煮上来以后盛在碗里,鱼汤是奶白色的,就像小孩子喝的牛奶那么浓那么香。那个时候这些鱼足够我们一家几口人吃上个两三天了。随着潮水渐渐退去,河水也开始慢慢变得清澈,趁着河水还没有完全变清,我们的那些小伙伴开始拎着自制的钓鱼竿儿,下河去钓鱼了,自制的鱼竿非常简单,找一根细竹竿就可以了,然后偷偷的从衣柜里找出妈妈的鞋底绳,找一个小石子儿,简单的绑在鱼竿上面。然后趁着是地面潮湿,在菜园子里挖了一些蚯蚓,用刷锅刷子的竹签儿,将将蚯蚓一股脑的穿在一根绳子上面,然后扎成一坨。这样简单的工具就制成了。接下来带着大家找上合适的位置开始钓鱼了。这种钓上来的叫串串鱼,也叫沙泥鳅!……
时过境迁,今年国庆十一带着全家老小自驾游,又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特意的想专门品尝一下家乡的溪鱼,然而好多馆子都没有,大宾馆又太贵,据说200多一斤了!着实没有口福咯!
究其原因现在的溪鱼为什么那么贵呢?我的家乡是三峡库区,随着三峡水位的上涨,原来的小溪已经被库容的水所以掩盖,再往上接近小溪的源头,那里溪鱼基本绝迹,当地的村民为了追求利益使用电击,下药等非法手段,让这原本宝贵的野生***彻底消失在民众的餐桌上!物以稀为贵,所以几百元一斤的高价也食不足为奇。
溪石斑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鱼类,个头小,花纹好看,在清澈的水中游动时,那股子风景特别美妙。只可惜现在除了一些“世外桃源”的偏远山区能看到外,其它地方几乎不可能见到溪石斑的身影。而溪石斑优质的蛋白质含量,以及富含人体需要的氨基酸等营养,又是人们追捧的美味,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溪石斑价格高是情有可原的。
今年夏天的时候,我去我对象老家,老婆家乡在一个没有工业污染的的偏远山区,山中野生动植物非常丰富,而流经村庄的小溪更是清可见底。今年夏天去老婆家乡玩耍,和小舅子一起去小溪里抓钢楸子,钢楸子和溪石斑都是只能在流动的清澈河流中才能看到的小鱼。
小时候我第一次离开平原去长江流域的山区旅行,见到过当地售卖溪石斑的,当时还饶有兴致的去当地的河流里玩耍,捡鹅卵石,那时候就看到一些小河拐角的激流中见到过身体一条条的溪石斑,那水真的是清可见底,跟我老婆家乡的水一样,当时河流中也有钢楸子。
而现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小溪干枯,河流污染,哪里还能见到钢楸子和溪石斑这种对环境要求严格的小鱼呢。可不就是人类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大自然的污染破坏,才使得钢楸子和溪石斑越来越少。
今年秋天的时候,我岳父岳母在山中的溪流中抓了上百斤钢楸子和溪石斑,这些野生的小鱼个头都不大,很小,基本上拿到市场去卖,懂行的人再贵他也会买走。
我岳母卖的钢楸子大概是200多元钱一斤,溪石斑大概100多元一斤,对于我们这些上班族来说,这样的小鱼真的好贵啊,但对于那些注重养生,懂行的人来说,溪石斑、钢楸子,千金难求。
而溪石斑在一些农村的农家乐,一斤做好的能卖到三百元一斤左右,前来品尝的食客络绎不绝,无奈一物难求,有时候不是你有钱就能吃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