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为沿海地区的农民,出海打鱼危险吗,几天回来一趟?在船上是如何生活的?
我们一家人都是靠打鱼为生的,出海打鱼有一定危险性的,主要的因素来自大风大浪;另外雨雾天气,夜晚作业也会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出海一定要看天气,天气不好是绝对不能出海的,我们村多年前就曾发生过沉船***。所以我们靠海边的都信妈祖,保佑出海平安。
我们出海都是当天来回的,以近期为例,一般早上四点左右起来,泡个茶,吃个简单的早餐,或者直接带点面包类干粮,早上五点左右出海,收下蟹笼,中午一点左右回来,回家再吃中午饭。周期是大概两三天出一次海。
沿海的渔民打渔,如果是小船,一般都是当天往返,打渔也都是在近海区域,这是船本身所限制的,远的想去也不行。如果是中大型渔船,那就会去远海、外海,出航的时间就不一定了,十天八天,半月都有可能。
危险吗,那一定是有的,当你身处漂泊于广阔海面的小船上时,很多人的想象中都会觉得,海天一线,碧空如洗,一定是心旷神怡天地无我的壮阔场景。但如果你是第一次身处此景,其实心里会感到恐惧和害怕的,那种除了风和浪一片寂静,周围全是幽深不见底的感觉,有点压抑。小渔船抗击风浪的能力是较差的,只要别走得太远,也别在坏天气出海,一般不存在什么危险。当然,运气差突然来了暴风雨,那也只能尽力听天命了,平时多准备几个救生圈还是有必要的。至于那些远洋渔船什么碰到他国海警被打了,碰到海盗被抢了,这个实在是没有经验,此等危险俺们还遇不到。
渔船上的生活是枯燥和无聊的,尤其是长年以此为生计的渔民,和种田的老农对于田野的感觉没啥区别。船出了近海就没啥信号,所以你基本上看不了手机,刷不了抖音。不管近海远海,都要带食物,一般出海很短,带上少量食物和水就行,为了节省时间干活,往往都是干粮一类的方便食品。如果是出海时间长,那就要带炊具、药品等等,因为不能老吃干粮,要开火做饭。幸好现在电炊具、便携的燃油燃气炊具越来越方便,在船上可以吃出很多花样。新鲜的鱼、虾、蟹,这些海鲜那是不在话下的。常规的主食米饭也是有的,如果更享受一点,可以喝点酒。渔船、小桌、火锅、海鲜、小酒。。。这场景你可以相像一下,是不是很美。
渔船上有一些讲究,有的地方出海前要拜龙王、水神、妈祖、河伯。在船上吃饭,是有讲究的,比如吃鱼,不能翻鱼的身,因为鱼同渔,翻了会不吉利。有些还讲女人不能上船等等,虽然有些算是迷信,不过能求个心里安慰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