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黄海发现巨大古沉船,就是传说中的致远舰吗?
2013年秋季,辽宁丹东港集团的一艘工程船在该港的海洋红港区进行勘测和扫海作业时,从海底挖出的淤泥里意外发现有一些带有铆钉的铁板、横梁等金属物品,以及一些煤块。由于该处也属于历史上甲午大东沟海战的古战场区域,丹东港立即停止作业,将这一发现上报文物保护部门,同时邀请海军史研究会提供史学研究支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过事后化验,鉴定出了出水铁板的材质属于炒钢,和北洋海军军舰所属时代的冶金工艺相符,加之这些金属件上都有铆钉,铆接工艺也是北洋海军时代军舰的特征之一,由此怀疑水下存在有北洋海军沉没军舰。在当时来看,丹东港工程船意外发现金属件的位置,与日本防卫省档案中标定的北洋海军“超勇”舰沉没位置接近。丹东一带海域冬季风浪大,不具备潜水作业的可能性。因工程船无意的发现而引起的大东沟沉船调查在2013年11月告一段落,至2014年4月全面开展。
2014年9月17日,黄海大东沟海战爆发120周年纪念日。潜水员在水下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圆筒状物体。怀疑是一门前膛古炮。直到2014年的9月23日,丹东港邀请的水下摄影师吴立新先生潜下海底,去拍摄考古队员们口中所称前几天发现的那门“古炮”时,在水下几乎第一时间就发现,这门所谓的“古炮”和北洋海军装备的10管格林机关炮惊人相似,当天最终判定,这是一门1886式的11毫米口径10管格林炮。根据历史档案记载,大东沟海战沉没的中国军舰中,“超勇”、“扬威”、“致远”3舰都装备有11毫米10管格林炮,但是“超勇”、“扬威”的格林炮是早期型号,10根炮管全部外露,而“致远”的格林炮是1886年型,10根炮管罩在一个铜制的圆柱形散热筒内,只能从圆柱筒的一端看到有10根炮管的炮口,外观上并看不到炮管,“丹东01号沉船”上发现的就是1886式的格林炮。而且还有另外一些船体的特征都相吻合。
没错就是致远舰。这是考古专家与历史学者历时三年水下探摸调查,确认辽宁黄海发现巨大古沉船也就是“丹东一号”就是在甲午海战中由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
“丹东一号”沉船遗址位于辽宁丹东市西南50多公里海域中。是为了配合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的海洋红港区基建工程,2013年11月,启动涉海区域内的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工作。2014年4月,通过物探与潜水调查确认了“丹东一号”沉船位置。2014年8月,开展重点调查,清理出部分船体外轮廓。为进一步确认“丹东一号”沉船的具体性质和内涵,2015年8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继续组织实施了“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重点调查项目。
2016年12月底,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布,“丹东一号”在历时三年水下考古中,共提取文物200余件,多为船体构件、船员生活用品及武器配件等。
其中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一组写有繁体“致远”字样的瓷器碎片出水。 该瓷盘最上面一行写着“CHIHYüAN”,即英文“致远”的拼写。左右两边各有三支带有橄榄叶的装饰。下方是一个半圆,写着“THEIMPERIALCHINESENAVY”,也就是“中国***海军”的翻译。中间有两个篆字,上面是“致”,下面是“远”,共同组成一个中心舰徽。
“丹东一号”沉船的最终身份确认。
视频加载中...
国家文物局接到消息后,对此十分重视,很快就成立了水下考古中心,经过调查,考古人员发现,这艘船几乎全部深深地陷在淤泥之中,突起的一侧船体上,覆盖着大量的海底生物和鱼网,这显然是一艘年代久远的战船。 经过一年多的抽沙调查,这艘船的船体体量在1600吨左右,发掘出的各种大炮炮弹和炮管,与当年北洋水师的装备高度一致。专家大致判断出,该船是中日甲午海战中沉没的北洋水师战舰!但是不是英雄战舰致远舰,还不能确定,因此专家将其命名为“丹东一号”。考古人员还发现,船舰被大火烧过,船上到处都是凝结的碳粒。战舰内,还有战士烧焦的遗骸。这一切都展示了,123年前的那场海战,是多么的惨烈和悲壮。但是,两年时间过去了,调查进入僵局,考古人员依然无法确定“丹东一号”的真实身份。直到2015年的一个意外发现,丹东一号的真实身份终于浮出水面。
2015年9月17日,考古人员像往常一样下水挖掘,这次他们找出了一个碎掉的瓷餐盘。像这种瓷器在清朝很常见,起初并没有引起专家的注意。但是,当一个考古人员把拼好的餐盘倾斜一定角度时,餐盘居然出现了一排文字,Chih Yuen,这是致远舰的英文名称!随后,又发现了与餐盘配套使用的刀叉,柄上也有致远舰的名字! 新闻联播画面:“丹东一号”终于被确认就是致远舰。更让人震惊的是,2015年9月17日这一天,恰好是致远舰沉没121周年纪念日。这一发现,被评为2015年十大考古发现。
或许致远舰知道我们一定会回去找它,它是为这个国家牺牲的,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而121年后,我们终于来了。
亚洲鲤鱼在美国泛滥,让部分美国民众忧心忡忡,对此你怎么看?
在美国,海水鱼已经形成一种产业链,他们习惯于吃海水鱼。
在我国鱼是餐桌上的常用食品,制作工艺丰富多彩。诸如红烧、清蒸、油炸、煸炒、清炖等等。老外基本不会做。于饮食文化有关。
另外,嫌亚洲鲤鱼刺多,他们用刀插,不习惯挑刺,也是原因之一。
每到夏季中旬,美国伊利诺伊河畔的小镇上都会举办一场特殊的比赛:捕捞亚洲鲤鱼大赛。大赛没有规定捕捞亚洲鲤鱼的方法,只是看在规定的时间内,谁能捕捉更多的亚洲鲤鱼。
捕捞亚洲鲤鱼比赛吸引了周围很多人报名参赛,其中有高举着渔网,和朋友们一起围堵亚洲鲤鱼的;也有用箭射杀亚洲鲤鱼的;还有用叉子捕捞亚洲鲤鱼的。
来这里的人丝毫不担心会空手而归,因为这里的亚洲鲤鱼泛滥成灾,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人们就捕获到了7000多条亚洲鲤鱼。
和我国人们不一样的是,他们捕获亚洲鲤鱼仅仅是为了获得捕猎的乐趣,而不是为了食用,因为这些亚洲鲤鱼会被当做垃圾一样被处理掉。
亚洲鲤鱼并不是鲤鱼,而是包括我国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在内的八种鱼类,为了理解方便,我们下文统称为“亚洲鲤鱼”。在上个世纪时,亚洲鲤鱼被引入到美国,而且它们不是偷渡过去的,而是承担着历史重任“净化当地环境”。
当时的美国为了清理河流中的水华和水藻,从东南亚地方引入了包括四大家鱼在内的8种亚洲鱼类。之所以选择它们,是因为它们对环境要求不高,也不是凶猛的捕食者,不会吃原有河流中的鱼类,危害比食肉性鱼类要小。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时,美国的大多数河流中的鱼类被当地人过度捕捞,本土所生产的鱼类无法满足当地人们的需求。而包括4大家鱼在内的这8种鱼类在亚洲地区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所以引入这些鱼类还能够顺便解决当地的食用鱼问题。
所以在当时,几乎每个州都放生了“亚洲鲤鱼”。最开始,这些亚洲鲤鱼的表现真的很出色,它们几乎什么都吃,很快就清理了水中的浮游植物,净化水体,改善了水质。
但是,亚洲鲤鱼的另一个特点也表现出来了。首先,亚洲鲤鱼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在原产地由于存在着天敌,所以亚洲鲤鱼即使繁殖能力很强,但能够长到成年的个体数量有限,所以没有泛滥成灾。但是美国缺乏亚洲鲤鱼的天敌,以至于它们繁衍速度非常快。
其次是因为亚洲鲤鱼的味道,不适应美国的胃口。我们知道,美国人饮食喜欢用刀叉吃无刺的鲑鱼,或者三文鱼等,亚洲鲤鱼刺多且杂乱,对于美国人而言吃亚洲鲤鱼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还有,亚洲鲤鱼腥味较重,在我国烹饪四大家鱼时,会采用:炖、烧、烤、侉炖等方式改善鱼的口味,但是美国喜欢使用清蒸的方式,使用的调料非常少,以至于蒸鱼之后的腥味特别浓,让人失去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