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学画画,从何入手,不图什么只为了自娱?
好的,我来帮你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学习绘画呢,最好先从画人物开始,最好先从画头像开始,画那种简单点的速写形式就行,不用先去学素描,画静物什么的。成年人和小朋友不一样,已经有了一定的鉴赏力、分析力、观察力。好的,希望你学习愉快!
视频加载中...可以从写意花鸟入手,写意花鸟相对来说能满足你自娱自乐的要求。看着墨色或者是说各种颜色在纸上的变化你会有成就感。但是要画好画精那可就非常不容易了!我和你一样也不想当什么画家,只是开心就好,三年前拿起毛笔,到现在还走在学画废纸的路上。当然我是个例(我没有天赋但我比较执着一根筋就想画出个样儿给自己看[害羞])不知道你是否满意,有缘的话可以关注我,我们一起造三千废纸[祈祷]
画画,书画同源,先书后画。画画玩而己的话,大多是表象为主体的画风,这LI范围的画图,相当的丰富多彩,博大旡限,大到蓝天白云,小到蚂蚁小草树木山水等,无处无时不有你想画画的客观主体。就画此类画的风格,笔者认为,先入书法,先入书法的笔法,最好的选择,最科学的选择,最富有感召力的选择,否则,画山山不静,画水水不活,画什么画都缺少灵气,缺少生机。写好书法,本身就是画画的画体,由书入画一脉相通,事半功倍。画画由自然形体,入带意境的画风,需要人生的磨练和对客现事物发层发生有了正确的哲学观点和思想,大道至简的自然观,意境画画风自然而生。总之,书和画是同源的,一是笔法同源,二是意识形态的观念同源。
学习画画可以从许多的内容入手,如根据兴趣可选择西画或国画进行学习。
西画中可选择素描、速写、水彩、水粉、油画等由浅入深进行学习。
国画中可选择人物、山水或花鸟去学习。总会有一些内容适合你。
最后值得提出的是"不图什么只为自娱。"我从这句话理解的是你坚定学习绘画的决心,希望选择画画专业发展的路,或就是真心的画画,不满足自娱。这点非常好。但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想对你说的是,画画会带给每个人内心的愉悦的,也可以理解为自娱,愉悦自己,愉悦他人。
谢谢你的邀请,我也是书画业余爱好者。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可以在网上买(或实体店)笔、墨、纸,砚、36色国画颜料、画毡等工具,然后找你自己喜欢的绘画种类(最好从素描学起)然后临摹,注意!画过的草稿纸不要丢了,每个星期拿出相比,你都会有进步,慢慢的坚持,每天2--6小时,根据你的身体状况和时间安排,持之以恒,会出自己的作品的,自娱自乐,修身养性,还能延年益寿。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学书画为什么有人说日课很重要,你对历代的日课怎么看?
大家好!我是故事谜语诗画刘书立,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一块交流,以本人的见解说一下。学书画要有始有终,话又说回来学书画跟别的不一样这是一条有始无终的路,也就是说,踏上这条路就要一步步走下去,半途而废是没有收获的,再说了艺无止境,所以说没有终点,踏上这条路,就要认识这条路的特点,比如路上的风景,路况高低等都要提前有个认识。
要想介入书画界,这里名人众多,***云集,所以要想有所成就,就要虚心向好的老师学习,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既然不能飞,我们就要迈好每一步。不要听招生广告的忽悠,说些速成什么的,以我之见,书画是没有速成的。
比如说写字,我们开始的执笔、坐姿、也很重要,开始就要有个好的习惯,然后应该从点、横、竖、撇、捺入手,由简到繁,都要学习和体验,再学到好的方法时,并且坚持很重要。多临摹古人的古帖,少走弯路。
这里有个故事,说当年王羲之跟他父亲王献之学写字,写了一段拿给他父亲看,并问书法的秘诀,他父亲说咱家的院子里有几口大缸,你把这几口大缸的水写完后再来问我。从此王羲之日日练习写字,终于有一年他又把写好字拿给他父亲看时,他父亲说,有点模样了,快跟我写的差不多了,所谓的秘诀就是每天坚持,常年不懈,再写下去就会超过我的。
这是书画界流传的传说,也就是说,学书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常年坚持很重要。
书画重视日课,是中国艺术的一个良好传统。例如,宋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欧阳修就是坚持日课的。他在《学真草书》说:“自此以后,只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真书兼行,草书兼楷,十年不倦,当得其名。”他的日课就是逢单日学草书,逢双日学真书。先后临习过欧阳询、颜真卿、李邕、怀素等。著名书画家吴昌硕也是坚持日课的,他说:“一日有一日之境界。”可惜,当下许多搞书画的人,并不重视日课。
日课是一种门径,是形成肌肉记忆的必由之路。中国的书画艺术,特别讲究继承,讲究出处和来历,通过日课的临摹,可以广泛持久的学习继承传统书画艺术的精髓,并不仅在思想上认识书画的技法技巧,更将这些技巧技法转变成指掌的肌肉记忆,最终在书画创作中做到得心应手。
日课是一种借鉴,在比较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有镜子,人才能正衣冠;同样,前人的书画作品,便是这样的一面镜子。从中不仅可以照出自己的性情心性,还可以照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通过日课,可以不断地发现自我,不断地提高自我。
日课也是一种修行,艺术实际上就是人学,修行的高度影响着艺术的高度。书画的日课,也是修行的一个凭借,一个手段。在如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课中,身体力行,参艺悟道,不断地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最终在对人生和艺术的证悟中,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使德艺共进,德艺双馨。
我每天日课,尝试新画法,新的题材,新的勾图,新的色彩搭配,新的明暗对比方法,因此经常画坏,但我不怕画坏,因为创新就会画坏。怕画坏的人很没出息,他们默守陈规,不敢越雷池,终为画奴。很多名家都是在创新中塑造自我,走向成功。画画也和打仗一样,怕死就不会取得胜利。日课不是日日重复我,而是日日超越,改变思路,尝试新方法,突破旧框框。战士死在战场是最大的荣光,画家倒在创新的路上也是无上的荣光。那些进行流水作业的画家在公众场合表演再好,也掩盖不了他画中的恶俗。吴昌硕有自己的金石味,齐白石有自己的纯朴味,黄胄有自己的特色,吴冠中有自己的语言,而那个自称坐四望五的人字若鸡爪,画的线条千篇一律,还自称日课不断,终不是大家所为。
书画日课是每个学习者必不可少的功课。
只要你学习书画,建议你一定要坚持日课。只有这样,你才会学有长进,攻克下无数个书画难关,最后才可能水到渠成,真正步入书画殿堂。
书画日课要学会拟定个人***和步骤,在练习临帖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多练习不足的环节,多学习自己的难点、空白点,尽快补足相关知识,因书画源于文心。
每个学习书画的人,一般都会坚持日课。古往今来无论哪朝哪代哪位书画大家,基本都是从日课练习开始的,有的从小到老常年日课不辍。
第一:在字帖临摹前 ,一定要学会认真读帖、精读。只有认真读帖,才能更好地揣摩字帖中字的点画、用笔、结体和神韵。才能既有比较又有鉴别。才能将不像的部分观之入眼,记之于心,在每日的日课上书写出有新变化的新作。
第二:确定临习时间。根据书体因人而定,一般每贴坚持半年时间。
第三:在比较中进步。一是将写好的内容和字帖反复比较,不断修正,字怕墙上。二是自己的作品不同阶段比较,增强写好的信心。
临与摹是相辅相承的。临能够尽快出帖自我书写,而摹可以掌握结构位置学会间架。但要想尽快悟出笔法特点,能够独立书写,要以临为主,坚持多临多写。要相信“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的道理。古语说得好“唱戏的曲不离口,写字的笔不离手”。
首先,我认为日课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长所必须的自律措施。能坚持日课的人,肯定是一个有目标有追求,对自己也有要求的人。说到做日课的榜样,最先想到了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是一套严格的修身***,其中也包括习字。
第二个层面,我们专门说说书画日课。书画日课的必要性就更强了,每一个学有所成的书法家或者是画家,一定会经历过日课的训练,可以说无一例外。书画不同于写作,它的变化和提高,在短期细微之处很难发现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重复磨练,耐得住寂寞如修行一般。
对于书法,我个人有些体会,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每一种书体,临帖背帖,从形似到神似,这种练习临摹都是日复一日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这又是书画进阶的必经之路。
没有毅力,很难持之以恒;没有***和时间保证,很容易落空;在兴趣减退或处于瓶颈期徘徊时,很容易放弃,半途而废。所以学书画每天的功夫是必不可少,一日不练,长进就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绝对成不了气候。
尽管书画属于艺术创作,需要有天赋,但是仅靠天赋也绝对是无所成的,必然是天赋加练习的结果。所以这种水滴石穿的功夫,是需要每天花费时间认真习练得来的,就如同欧阳修在《卖油翁》一文中所说的“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当你熟悉到眼观、脑思、手应配合完美,笔墨纸砚每一种工具在你手中得心应手,也许才能下笔如有神。
书画日课的必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日课就是设定好每天的时间,每天的工作量,有***的去实现目标的过程。终级结果是实现自己书画的进步和成长,日课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保障。